状元是中国、朝鲜、越南等国家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,是在最后一次考试(唐朝时的省试,宋代以后的殿试)中获得进士第一名的人。文科状元被称为“文状元”,而武科第一名则称为“武状元”。 中国科举史上,第一位状元是隋末唐初(622年)出生的孙伏伽(另有说法认为是651年的颜康成)。而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,则是越南阮朝于1919年举行的科举中产生的阮丰贻。 在中国,唐朝武德五年(622年)产生的孙伏伽被认为是第一个状元。而清朝光绪三十年(1904年)产生的刘春霖,则是最后一位状元。1300年来,历朝共计涌现了504位状元(若加上辽朝的18人、金朝的15人、大西国的1人、太平天国的14人,共计为552人)。 1、驸马状元 受传奇小说的影响,民间普遍认为考上状元就能迎娶公主成为驸马。然而,在中国历史上,既是状元又是驸马的人仅有一位,那就是唐朝会昌二年(842年)的状元郑颢。 郑颢(817年-860年),字奉正,河南省荥阳市人,出自名门郑氏家族。他是唐朝宰相郑之的孙子,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集状元和驸马于一身的人。会昌二年(842年)壬戌科状元,他后来被唐宣宗选中为万寿公主的驸马。尽管如此,婚后郑颢与公主关系不和,他因此对宰相白敏中心生怨恨,甚至计划除去白敏中。
展开全文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